

校园雕塑大都运用抽象与象征、隐喻和悖论的手法表现,特别是我国的校园雕塑,一般具有纪念性、象征性、激励性、装饰性等特点,突出思想审美、重视德育潜化,或着重表现人类的智慧和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校园雕塑是物质化了的精神载体,它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反应了一个学校的精神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要求。所以校园雕塑的选择与摆放也是非常关键的。
雪橇是雪上运动项目之一。在比赛中乘坐金属制或木制的双橇滑板沿着有各种弯度的专用冰道高速滑降至终点的一种运动。 最理想的天气是0℃或低于0℃的晴天。雪橇运动起源于瑞士,后逐渐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等地流行。雪橇最初为木制,后发展成用金属制作。1884年英国举行首次雪橇公开赛。 1964年因斯布鲁克冬季奥运会雪橇首次亮相奥运会。 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增加了雪橇团体接力。
雪橇运动的最高组织结构是国际无舵雪橇联合会和国际有舵雪橇和平底雪橇联合会,该组织于1923年11月在巴黎成立,总部现设意大利米兰。 中国雪橇运动最高组织为中国雪橇协会。雪橇全长为70-140厘米,宽为34-38厘米,高为8-20厘米。雪橇为木制,底面有一对平行的金属滑板,宽不超过45厘米。雪橇前部没有舵板,后部也没有制动闸。滑板上部为支架。滑板前面翘起部分可有一定柔软性,以利转弯,但不准装置能操纵滑板的舵和制动器。单座重量不准超过20公斤,双座不准超过22公斤。冬奥会雪橇项目分为无舵雪橇和有舵雪橇项目。无舵雪橇项目分为男子单人雪橇,男子双人雪橇,女子单人雪橇等3个项目,共设立3枚金牌。 有舵雪橇项目分为男子双人雪车,男子四人雪车,女子双人雪车等3个项目,共设立3枚金牌。
校园雕塑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它具有文字属性,同样体现“文以载道”的精神。每一座校园雕塑均蕴含有一定的道德追求,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道德潜化作用,激发学生对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产生共鸣,同时对道德理想、道德建构产生向往之情。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这样的文化影响下,会自然而然地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校园雕塑,这种物化了的精神载体,它集中反映了学校这个特定群体的道德价值观和审美取向,是进行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的最好的素材之一。